论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及其应用

2024-05-23 22:06 景运管家助手
论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及其应用


每种事物均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通常这种阶段性的变化过程被称为生命周期。软件工程过程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也经历了若干时期的发展和演进。从发展的角度看,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主要被归结为传统软件生命周期模型(SDLC),软件产品开发模型和软件生产过程模型。

传统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类目下包括经典软件生命周期(或称瀑布模型),逐步求精(或称迭代模型),增量开发和发布(或称增量模型)以及工业与军用标准和能力模型。软件产品开发模型则由快速原型,联合应用开发,可重用组件组装,应用生成,软件文档支持环境,快速迭代、增量演进与演进交付以及程序演进这些模型组成。最后,软件生产模型主要分为非操作性过程模型和操作性过程模型。非操作过程模型由螺旋模型和其他各种国际标准过程参考模型组成,与之对应的操作性过程模型则常见有快速原型操作规范,软件自动化,软件过程自动化和编程。

请围绕“论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所参与分析设计的企业信息系统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阐述现代软件工程中常见的三种生命周期模型。

3.具体阐述你参与的软件工程使用了哪种生命周期模型,该工程是如何结合生命周期模型展开工作的。 





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慧旅游”。2023年,我司有型承建北方某市大型5A景区的“智慧景区项目。项目预算330万,工期8个月。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兼系统分析师,全程深度参与本项目。本项目包含智慧票务、智慧停车、微信智慧景区三大子系统。其中智慧票务是核心,作为数据中枢以及系统咽喉,向外对接各大在线OTA平台,以及各类中小分销平台,向内对接各业务系统,如景区门禁闸机、财务系统、停车系统等,实现游客在线下单购票,然后刷码入园,可全程无纸化,且省去以前在线下窗口排队购票的麻烦。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系统涉及和外部系统对接互通很多。我方团队和景区团队之前没有合作经验,甲方团队及领导工作作风甚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且对系统业务也非常熟悉了解。因此综合考虑,经我提议后团队讨论决定,本项目采用迭代模型和增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可实现了项目快速又稳定的按期推进。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又采用了原型法、可重用组件组装。结合双方团队特点,又采用了前后端分离的技术方案。前端用渐进式原型方法,可直观向客户演示的,及时而准确的得到反馈,进而实现快速迭代。最后项目在双方的配合下,如期完成上线,得到甲方领导及游客用户的一致好评。


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的提倡号召下,各地均大力发展“智慧旅游”。2023年2月,我司有幸接洽北方某市一大型老牌的5A景区,承建其“智慧景区项目”。项目周期预计8个月,在国庆节需上线运行,项目预算330万。项目包含了“智慧票务”“智慧停车”“微信智慧景区”三大板块,对应三个独立的子系统,其中票务系统是核心,负责景区门票的所有数据的汇集和管理。通过票务系统,向外实现景区门票向各大在线OTA平台分销,以及其他中小OTA及旅行社等渠道销售;向内则打通门禁闸机系统、智慧停车系统、窗口售票。游客在线购票后直接扫码入园,实现全程无纸电子化,省去游客排队购票、排队停车等繁琐操作;且各部门所需的统计数据,都可全面准确的得到展示。“微信智慧景区”则承担着景区官方门面的角色,游客可在线购票、获取景区最实时的各方面信息,其关键在于UI界面、操作交互,以及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其人工客户咨询板块,可对游客的咨询实时通知给景区的工作人员,并能及时回复游客。智慧停车系统可实现购票时关联的车牌识别,自动抬杆入场,非常高效便捷。


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方团队和甲方团队通过多次现场会议、在线会议、个人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度沟通后,发现甲方团队的工作人员及领导的工作作风都非常求真务实,反馈问题的效率高、决策迅速,经我提议,团队决定采用原型迭代模型及增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本项目。


理论

现代软件工程中常见的生命周期模型有多重,其中原型模型、增量模型、瀑布模型都是较为常见的类型。原型模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获取用户反馈,快速开发迭代,构建新版本,最终形成最终版。此开发模型对项目双方团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双方配合较为紧密,需要很多实时的沟通及反馈。其优势也很明显,可减少因为沟通障碍导致信息误差,造成项目的开发返工,进而影响进度及成本。增量模型主要思想是把系统拆分为多个可独立运行及使用的模块,单独对每个模块进行开发。按实际情况及需求,对每个子模块进行轻重缓急排序,能在每个时期都专注于其开发,如此则实现快速增量开发。瀑布模型则是把系统开发严格分为多个步骤,从需求获取分析到系统完成上线运行,中途每个步骤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计,不可倒回。此模型适合大型而需求稳定的项目。


实践

下面将对本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相应的理论依据原型模型及增量模型的使用做简略阐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双方团队的成员状况,我们采用了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我仔细分析梳理了系统功能和逻辑,从水平角度把系统划分为前后端。从垂直角度,我把整体项目需求拆分为多个细小但完整的子模块,后端开发团队也拆分为多个,各自负责这些相互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开发的产出质量和时间进度都变得更为可控。

原型模型的使用在本项目带来极大的积极效益。前端面向客户后台操作管理和用户前端普通使用,因此前端需要快速迭代,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反馈,而且需随时向客户演示产品的真实UI和操作交互,采用原型模型正符合此场景。每个子系统都可以快速开发,快速反馈,快速迭代。票务系统主要是面向景区的后台管理人员,包括票务部门、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等人员,票务部门关注的是门票的添加、禁用、删除等基础功能,以及门票上线OTA以及其他销售渠道的对接信息,我们采用票码的方案和其他平台对接,在两个平台票码一致的情况下,核对门票名称、价格,这样可避免在票型过多、平台也很多的情况下出错,另外还关注的是门票的节日票、活动票等特殊票型的配置,及其有效期、票价等信息设置的便捷性,以及各类票型的销售数据。财务部门主要关注的是门票的销售统计和财务入账的核对,因此,门票的销售统计就有了两个维度:一是核销统计,二是销售统计。票务部门关注的是核销统计,即有多少游客已使用的数量,财务部门则关注的是已购买的数量和银行入账的对比。另外营销部门则主要关注节假日或相关主题活动的节点的门票销售与平日之间的对比差异。因此系统的统计功能,前端团队和甲方的对接人员每日都会及时沟通,获取反馈信息,然后进行及时的迭代开发。从最开始由前端团队采用图形化的原型演示产品,到最后可用的原型产品,迭代次数达到数十次。但整个开发周期内,出现的返工、错误都较小,极好的把控了产品的开发进度。

增量模型的使本项目稳步前进。后端开发采用增量模型,从最核心的功能开始研发,根据模块的轻重缓急,逐步开发完善。最重要的模块是票务管理,然后是微信端系统、停车系统。票务管理除基础的门票上下架、分销OTA之外,还有对接十几家下游的小渠道平台以及旅行社平台。这些大量的后端复杂的逻辑,是前端不需要关心的,甲方的业务专家及对接人只需要向我们的后端团队讲清楚业务的需求和数据的逻辑,我们在实现这些功能和逻辑时,不需要甲方的工作人员更多参与。比如和OTA及大小分销渠道的系统对接,这里面每个外部系统的对接,可能有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我们票务系统需要去解决的,这些内部细节,甲方在主观上不关心,客观上也不需要关心。又如票务系统和停车系统的数据互通,对于甲方来说,完全是黑盒,他们不关心我们的底层技术和逻辑,当我们使用消息队列解耦,又使用远程RPC技术完成两个子系统的游客车牌及购票数据互通后,即可实现游客购票后直接驾车入园。我们每完成一个板块,则和甲方的业务专家一起测试、验证,在跑通基本流程之后,再进行边界测试、异常测试。甲方团队和我们一起逐个完成每个系统板块,给他们也带来非常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对于增量模型的开发方式非常认可。


结尾

项目在甲乙双方团队的紧密配合下,非常顺利的完成了开发。在9月初完成了开发,在国庆之前实现了上线试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又做了一些细节的优化和迭代。在进行系统压测之余,也在两个周末进行了实地的大流量试用。在解决了所有暴露的问题之后,在国庆上线正式运行,系统平稳,没有异常。游客购票便利、入园通常、查询景区信息便捷且实时高效;景区对运营的数据非常明晰,游客来源、人群画像、来源渠道等多维度的统计分析精准,对销售的渠道的产品管理、销售数据也非常高效便捷。甲方的所有项目成员及领导,都对系统表示非常认可。景区提升的服务能力也得到游客用户的大量好评。


 


4594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自动触发讲解器使用说明

自动触发讲解器使用说明

OTA分销系统代理商操作说明

OTA分销系统代理商操作说明

OTA分销系统供应商操作说明

OTA分销系统供应商操作说明

人身高和手臂伸直的高度的比例是多少?

人身高和手臂伸直的高度的比例是多少?

AI大模型平台简单测试

智慧导览系统简介之手绘图层

智慧导览系统简介之手绘图层

字段
添加一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