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恐龙模型展架它的名字叫普贤峨眉龙,它体型较大、体长16米也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恐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个。普贤峨眉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也是最具代表的蜥脚类恐龙之一,蜥脚类恐龙是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最大的可以达到40多米,体重可能超过100吨。由于它们的体型普遍较大,因此每天的食物需求量也非常大,普贤峨眉龙每天差不多要吃1000斤以上的植物才能满足日常所需,简单理解就是一天24个小时,基本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吃,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吃到充足的食物满足身体需求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普贤峨眉龙特殊的牙齿了,普贤峨眉龙牙齿呈勺状,牙缝特别大,它们吃东西时会张开嘴咬住树枝末端,树枝会在牙齿缝隙中间溜走,树叶就会被牙齿直接搂到肚子里,根本不会咀嚼一下,因为咀嚼对于这类恐龙来说,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吃到足够的食物活下去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普贤峨眉龙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拥有长长的脖子,较长的脖子意味着拥有更大的觅食范围,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长时间举着长脖子会很累,如何缓解长脖子带来的身体负担呢?大家可以看到普贤峨眉的脖子上有很多长长的跟棍子一样的骨骼结构,这个骨骼结构的名称叫“颈肋”,每个颈肋的前段附着在颈椎下方,并向后延伸链接后面的颈椎,这样会不断向脖子前方产生支撑力,进而缓解普贤峨眉龙长脖子的负担。其实普贤峨眉龙的名字由来也非常有趣、普贤峨眉龙的属名是“Omeisaurus”意为“峨眉山的蜥蜴”,因为最早发现的化石就在峨眉山附近。峨眉山属于普贤菩萨的道场 所以就用普贤菩萨的名字来给它命了名。(恐龙命名的方式有很多种:1. 以形体特征命名的恐龙-例如:剑龙2. 以生活习性命名的恐龙-例如:窃蛋龙〈最初是因为发现窃蛋龙骨骼化石是压在一堆原角龙蛋上面而得名〉3. 以发现化石地点命名的恐龙-例如:普安云阳龙4. 以特殊寓意命名的恐龙-例如:普贤峨眉龙〈普贤菩萨的名字〉 )。
关于像峨眉龙这种长脖子长尾巴的蜥脚类恐龙,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它们的头和尾巴隔得很远,所以反射弧很长,有时它的尾巴受伤了,它的大脑要很久才感觉到疼。后来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类恐龙可能有两个大脑。那大家知道它们还有一个大脑在哪儿吗?在它们盆骨的脊椎下方,大家可以看一下,那里有一个空腔。是他们的第二个脑袋,称为后脑,是一个比较大的神经球。与前脑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了两个地方,所以让这类似的大恐龙都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是行动迟缓的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