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崛起

2014-08-11 10:36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曾经是古代巴国的首府、秦王朝的巴郡,但直到1891年开埠前后,它仍不过是一个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5万的封建城邑。 近代,地处内陆的重庆比沿海一些城市的发展滞后了一些。但是,利用区位与地理上的优势,把握历史给予的一次又一次机遇,重庆城仍于殖民的冲击和陪都的战火中,逐步完成了自己城市近代化的历程。

 

油腊铺 

油腊铺是老重庆生活中最常见的铺子之一。主要经营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酱油、麸醋、豆瓣、甜酱、花椒、胡椒、盐、腊肉、酒、白糖、黄糖等,兼卖香油纸烛、洋火、洋烟等。成立于1936年的“人道美”便是当年重庆著名的油腊铺。


 火锅店 

火锅最初起源于朝天门一带,当时的码头工人将一些没人要的动物内脏或头、蹄,加入辣椒、老姜一起煮着吃,这就是火锅的雏形。


真正的重庆毛肚火锅出现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前后。有两个姓马的回民兄弟,突发奇想,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开了一家小餐馆。他们用牛油、辣椒、花椒等佐料熬成一锅汤,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作为主要菜品,顾客来了,点一份毛肚,给一碟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且烫且吃。据说,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


抗战时期,国府西迁,火锅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段,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各人的口味,菜品也由单一的牛杂,转为增加了生鱼片、活鲫鱼、鸭杂、鳝鱼、血旺等,素菜也更丰富。“云龙火锅”、“一四一”、“夜光杯”等老字号十分著名,一些外来的达官贵人、名人雅士一到重庆都要道这些火锅店中品尝。“日暮长街吃火锅,家家扶得醉人归”便是对当时人们吃火锅的盛况的真实写照。

11430 50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神秘的巴国(已撤展)

神秘的巴国(已撤展)

神秘的巴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总体介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总体介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总体介绍

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景云碑

汉字中的历史文物——“阙”

汉字中的历史文物——“阙”

汉字中的历史文物——“阙”

汉字中的历史文物——“伐”

汉字中的历史文物——“伐”

汉字中的历史文物——“伐”

字段
添加一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