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8年初起,日军飞机开始对重庆施行高空侦察探进,随后实施了对重庆大轰炸的代号100(1939年)、101(1940年)、102(1941年)号作战计划。 1939年5月3日,日机以45架密集队形对下半城接近两小时轰炸,投弹166枚,《新华日报》、《大公报》和《新蜀报》中弹, 4日傍晚,敌机27架编队在昨天对下半城重创的基础上,对上半城实施近两小时地毯式无区别轰炸,投弹126枚,华华棉布公司、商务印书馆、中央通讯社总社中弹烧毁;国泰大戏院中弹,正在看电影的200多名观众伤亡;典雅古老的长安寺和罗汉寺,英、法、德使领馆,美以美教会、中华基督教会、公劝会、圣社交会堂、安息会教堂、基督教青年总会等被攻击或烧毁。3、4两日,中国军民6314人伤亡, 6000多艘木船被烧毁,损毁房屋4817幢,全市水电设施全部中断,熊熊大火燃烧了将近三天才被扑灭。
1940年夏季,日军无视国际法有关战争区别原则,使用99架至100多架的特大编队对民间人员和民间机构如学校、工厂、居民区、商业区、金融区、教堂、寺庙和各国使领馆以及外侨财产轰炸。8月19日首次出动最新型轰炸机,投下凝固汽油燃烧弹,到20日两天之内,重庆街道几乎无法辨认。焚毁房屋1万幢以上,破坏民房、商店2000户以上,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但是,残酷的轰炸并没有摧垮这座城市,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重庆人民就开始重建家园;敌机的轰鸣还没有远离,救护组织的成员们就开始抢救伤员,清理遇难者遗体;刚刚扑灭了大火的工厂里,工人们又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军火,支援前线。中国的战时首都,坚强的屹立在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