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厅

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很多的化石属于混合埋藏,但也不乏有一些恐龙个体相对集中。经勘查,向下20米仍有丰富的化石分布,深部化石资源储量大。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为化石的“冰山一角”。
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恐龙这种生物了,关于恐龙的灭绝有很多假说,如大气变化说、温度骤降说、火山爆发说、被子植物中毒说、酸雨说、性别失调说等,而主流观点认为是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了巨大的地震、火山和海啸,大部分陆地被淹没,森林被烧毁,烟尘遮天蔽日,终年不散,从此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那人类会不会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灭绝呢?很幸运,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远古悲剧再次发生,在距这里6公里的中洲岛,建设了中国复眼(二期)工程,肩负起监测防御小行星撞击的光荣使命,恐龙化石与天文小镇遥相呼应,缔造了“地质+天文”的科普奇观,书写了“既生恐龙又生眼”的科幻奇缘,也欢迎大家前去参观。
拓展讲解:据研究表明,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食物严重匮乏,如果生物体重不超过50斤,就有较大概率生存下来,而恐龙因身躯庞大,无法满足生存需求最终走向灭亡。当时我们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的祖先体型有多大呢?只有一个曲别针这么大(建议随身携带一颗曲别针),因为头的比例较大,取名为巨颅兽,它们在恐龙的统治时期蜷缩地下生活了1.6亿年,待恐龙灭绝之后,这个曲别针大小的动物,从地下走出地表,向天空演化出飞鼠、蝙蝠等,向海洋演化出海豹海象海狮(海中三傻)、鲸鱼、海豚等,向陆地演化出来大象、狮子、老虎、猪、马、牛以及我们人类。
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8 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化石保护讲解拓展

化石保护讲解拓展

化石坑——华彩江州龙

化石坑——华彩江州龙

古滑坡体区

古滑坡体区

化石墙中部精修区

化石墙中部精修区

磨刀溪三峡龙、上龙装架模型处

磨刀溪三峡龙、上龙装架模型处

字段
添加一个配置